7. 天生一物必有用

bsp-logo_300px

《大學》三綱領的「止至善」之「至」是極、是絕對、是無對立。所以至善之善,不是指相對的有善、惡之別的善而言,所以至善是絕對的善。應該說至善是不善、不惡的純然的本性所發露於外的、最自然最好的觀念與行為。像天真無邪的小孩的那種純然的善。因為孩子的心中根本不存善或惡的分別心。

一項事情的結果有善有惡,在起心動念之初的念頭卻是無善無惡,所以這個念頭,加在好的事情上,就是好念頭,加在惡的事情上,就是惡的念頭。那麼這個初始發起的時候,是不是沒有兩樣,是在起心動念之後,所轉向如何而言。雖然是轉向於壞的,但在尚未成為事實之前,經過三思而趕快再轉向於好的方向,就不會造成惡的結果來。

《了凡四訓》裡所言,「人之為善,不論現行而論流弊,不論一時而論久遠,不論一身而論天下。現行雖善,其流足以害人,則似善而實非,現行雖不善,而其流足以濟人,則非善而實是也。」

由此可見善惡無定論,但起心動念之初始是不善不惡的至善,是絕對的、無對立的善。因此可知絕對的至理當中,沒有一樣東西是所謂壞的而可予以廢掉或予以消滅的。

公元一九九0年三月九日晨九點,台南中廣電台播放一則奇人奇事新聞,謂美國有一位女孩因病服用抗生素(美國仙丹),服用很長一段時間,病症是痊癒了,但是卻因抗生素的化學反應而引起血液混濁粥化,致四肢的毛細血管阻塞,開始局部腐爛,曾經抹擦許多種藥膏,都不見功效。腐爛的部位逐漸擴大,醫生建議剔除腐爛的部位,再移植新皮膚,孩童本人及家長都不願意受這種皮肉之痛,眼見症狀日甚一日惡化,也無可奈何。

後來一位醫學博士,突發寄想,謂何不利用「蛆蟲」(紅尾肉蠅及大頭金蠅之幼蟲)吮吸腐爛的皮膚,也許這是一個好辦法。因為肉蠅及金蠅之幼蟲的習性,只吃腐敗物,不吃好的不腐敗的東西。

主意既定,就去收集蛆蟲一五00隻,放在腐爛的四肢上,開始時女孩感覺既癢又痛,漸漸感覺不痛,但很癢,癢得無法忍受,好不容易捱過了約三十小時漫長的時間,己經不見腐爛的皮肉,終於把那蛆蟲用潔淨的清水沖洗乾淨,所呈現出來的是絲毫無損傷的好皮肉。

這種方法比用外科的刮皮手術更乾淨俐落,而絲毫不損傷那好的部份,實在是奇妙無比。

那小小的令人厭惡,甚至看了令人做噁的最髒的蛆蟲,卻有最實用,最有效能的用途。誰能想到,又誰會相信對環境衛生的大敵,羽化後變成金蠅的蛆蟲,竟然對人類有用處,可以幫醫生的大忙。尤其對病患極有益處,真是「天生一物,必有其用。」

我們不能只是目前對有用者取之,不用者捨之。縱然有九九分的壞處,也不冒然捨棄,極可能所剩下的一分,必然發生莫大的用途。所以必需瞭解其「物」性,然後取其所長,發揮其所能,故《中庸》云:「能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。」

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