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的故事:(1) 屈辱的記憶

ihistory-logo-300x300

西元1667年的8月,在今天韓國濟州島的外海,發生了一場船難。為了這件事,濟州島的官員特別寫了一份報告,寄往當時朝鮮王朝的首府漢城。報告中提到,整艘船已經完全破碎,沈入海底,但船上還有九十五人生還。從服裝和語言推測,他們應該都是漢人。

濟州的官員雖然無法和他們用口語溝通,但他讀得懂中文。所以,他發下紙筆,要求這群難民寫下自己住處和出海的原因。這才知道,他們是從大明的商人,來自福建,原本要到日本貿易,中途卻遇上風浪,因此漂流到了朝鮮。

濟州的官員說,這群人沒有剃髮,看起來不像清朝的臣民。請求中央指示,應該如何處置。

三個多月後,這九十五名漢人被押送北京。啟程之前,他們痛哭失聲,不肯啟程。其中一人更向朝鮮朝廷求情。他說,此去北京,必然沒有生還的餘地。他希望朝鮮方面,能夠念在與明朝的長久情誼之上,讓他們前往日本,或者直接返家,和殷殷期盼的父母妻兒相見。

可是朝鮮朝廷回應,這件事已經和清朝方面談妥,沒有改變的餘地。因此仍他們送往了北京。這一路上圍觀的群眾,據說「莫不悲憤感慨」,想為這群難民的遭遇,打抱不平。

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