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光明的出發點

bsp-logo_300px

人們總是夢想要過理想的人生,但夢想容易達成難,人生之路,須要經過一番審慎的規畫,就是目標不偏,過程無誤,終點完美。《大學》就是在為人們規畫最理想,完美的人生藍圖。它提出三綱領(明德、親民、至善),八條目(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),是給人們一個明顯的路標,準確的提示。論述即內外深淺粗細皆備。它的平衡點,就在修身(尤其最重要的是內在涵養工夫)。

修身是不分貴賤,所以《大學》說:

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」

上自公侯將相,以及黎庶平民,都具有明德天性,是原來平等,所以修身不分貴賤,是每一個人的本分當然。修身以內的格、致、誠、正是內在工夫,在修養歷程上而言是根本首要的,修、齊、治、平是內在工夫的表面化,在人生的過程上是漸次備要的。所以表現在身外的品德的優劣,是內在實質的反射,如果自身不修養,其他的項目,也就可想而知。因此可以說修身是修養人格的出發點。

如今唯物主義的時代,有一些人,面對那正在修整自身,端正心行,涵養品德的人,一定嗤之以鼻。如將修養人格排在第二或第三,而只想爭取名位榮譽,想贏得企業成功,或想多賺錢財。這好比蓋樓房,地基尚未強固,而急著蓋上去,會發生傾斜或倒塌的危險一樣。爭取名位與修養人格,好像不相干,其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,如果一味追求名位,而不以修好人格為互助(作基礎),雖然僥倖成功,但人生之路的坑洞(心矯氣傲)不填平,石頭(習氣毛病)不清除,不知何時會被絆倒。

有一位頗有知名度的教授,被聘請來一間大學演講,他說:「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努力奮鬥以外,就是不必拘謹於道德,可將它放在一邊,只要不犯國法(不被抓到過失),什麼事都可以嚐試去做……」。

此言一出,台下的學生們即刻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。堂堂一個教授不啟示學生以光明、正確的理念,卻以灰暗、負面的暗示,無形中灌輸學生以偏頗的觀念,詭譎的言論,抹殺了傳統正面的道德理念,使這些尚在求學的青年,他們尚未踏出社會就在清明的心靈上沾染了污點,令人無限惋惜。剛要踏上人生的出發點就已經蒙上一層灰塵,令人無限慨歎。

伊尹是商朝的賢相,當初在有莘氏之野耕作,後來被湯王賞識而出來扶湯王討伐桀王而建立商朝。到湯王崩,其孫太甲就位,三年來荒廢政事。伊尹勸戒他,叫他學祖父的好模樣,不要染夏桀的壞行為。太甲卻嫌他嘮叨,不納勸戒,但念他是開國功臣,也不敢反抗,依然故我。伊尹遂決定將太甲移居桐宮(等於放逐)。太甲捫心自問,相當自責,遂悔過自新而修德遷善。伊尹看他確有悔過改善,於三年後,即親自迎接太甲復歸於毫(商都)。太甲自此一改往日陋習,勤政愛民,使百姓能安居樂業,國家富強,諸候咸服而歸順,終於成為一位賢明的君王。

人都是天賦性命,本來平等,不分貴賤。不過出生境遇、所處地位不同,而有不同的命運、遭遇。但無論各有不同的遭遇,為人就是要循本分去做好自己的職責,尤其是在上位的領導者,更加要以身作則,為萬民作好典範。能循本分、盡職責就在於修身與否,如果身不修而想收「齊、治」之效應、或名位之成就,是捨本逐末,猶如「緣木求魚」一樣,空手而歸。

至聖先師孔子回憶立志學道的心路歷程時說:

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。」《論語.為政第二》

這是孔子敘述他自己一生求學問的途徑,也是努力精進的過程。

東漢人,魏照,從小就立志讀聖賢書,於是到處探訪學德兼優的老師。有人告訴他,有一位學識淵博,而且品德高尚的學者,就在幾十里外的地方。魏照就跋山涉水去拜師求學。郭泰問他:

「你為何要來求學?」他說:

「我要研讀經書古典,以增長學問知識;又要學習聖賢之道,以修好人品道德!」

郭泰聽完他的話,知道他的目的,嘉許他的志氣。從此悉心教授,魏照也認真學習,且細察老師的言行舉止,為人處世的道理,以老師的素養品德,做為他的模範,魏照的一番努力用功,終於有了成果。

這是學生的孜孜勤學,以及老師的循循善導,使魏照終於成為一位品學兼優的人。

任何人若能立志求學,專心用功,努力學習,即其將來的成就是無可限量的。

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