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 溫故而知新

bsp-logo_300px

現時的人,一般而言都有喜新厭舊的心態,對於書籍也是這種觀念。自認思惟維新的人會說:「現在是什麼時代?還在看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…?」又說「那些書是前世紀的遺物啊!」視古書如一推廢紙,貶抑得一文不值,自以為頗有新知識而自豪,又是趕在時代的尖端而揚揚得意。

這些人以為新就是真、是善、是美。總是將一切事物的價值,以其新、舊來定標準,這是何其危險的觀念?

《論語‧為政篇》有

子曰:「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!」

凡事必定有開創、發展、改良、變遷。故自有其歷史(沿革)的存在,所以如果不知其脈絡,就無法理解新事物的由來沿革如何。

一項事物,能看得很準確,必定要隔開一段距離。譬如看一幅畫,太靠近去看,反而看不清楚,只看到複雜的色彩而己,如果在適當的間隔(距離)來看,即形象與色彩的配合是恰如其分地呈現出較清楚的輸廓,此時就會看出整體的均衡如何,表現的主體在那裡,都可以批判出來。是故觀察事物可藉此類推,就是以客觀、冷靜的眼光去看,去瞭解人事物。如果相反而太靠近(不旁觀、不冷靜)即被私情所蒙蔽而偏頗,即不能做出正確無誤的判斷。

是故歷經久遠的歲月而遺留下來的典籍或事物,是經過時間與潮流所篩剩下來的,可以說這些超越時序的典籍是雖舊猶新,而具有永恆不朽的生命。它必有其開創的原意與存在的價值。

現時所使用的紙,輕巧又方便,也是經過一番開創(發明)而來。過去的「書」是用竹簡(削好的竹片)來寫,一卷書就有三、四斤重(笨重又極不方便)。

東漢時代,蔡倫是在和帝的朝中做中常侍,每每為了笨重的書而困擾不已。就想是不是用輕而便宜的材料來做紙,以便書寫也方便攜帶。雖然當時也以絲帛來書寫,但材料太貴,不能普遍使用。

有一天,他在河邊看到人們用木棍,把煮熟的蠶繭敲爛,絲綿曬乾取走後,蓆子上會留下一些薄薄的絲綿碎屑片。他想到利用絲綿碎屑片來造紙,但不理想。他從絲綿片想到廉價易得的麻,他便向浸麻的老百姓訪查。但出乎意料的是,有人早已用這種碎麻片來製造麻紙了。

這更堅定了他造紙的信心。不但用麻,又用樹皮…等來嘗試。後來在公元一0五年,終於成功完成造紙的方法。從此世上的人,才有如今的「紙」可方便書寫。

蔡倫就是從老百姓以古老的方法,製造麻紙的經驗,加上自己再進一步的不斷研究,才能製造既輕又薄且方便攜帶的「紙」。這些過程,豈不是「溫故而知新」的最好的佐證。

由前面的故事,我們可以了解對於舊的事物,不要以為太舊已不合時宜而把它放棄、置之不理或束諸高閣。譬如對於人老(舊)了,身體又不聽使喚。所以有一些年輕人唯恐避之不及(怕照顧麻煩)。還有一些不肖子孫,即丟在療養院,即一去不回(不再相認)。真是背人倫、逆天理。

或云: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。人雖然老了,除非患老人痴呆症、或重殘障而坐輪椅者外,身體還健朗,頭腦清醒,還可以顧家,也可幫忙帶幼兒。且遇難事,或可倚其經驗,來緩解難題也不一定。所以可藉老人家的人生經歷中來瞭解人心是如何奸詐,社會又是如何險惡,以警惕自己,提防人心。這是否也可以說是在「溫故而知」如何去應對「新」的事物。

留言

留言